• 网站首页
  •   >   学术会议
  •   >   正文
  • 学术会议

    实验室选派蔺新艳博士和研究生参加全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应用交流研讨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施工现场观摩会

    发布日期:2016-01-05    浏览次数:

    实验室选派蔺新艳博士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彭杰同学,积极参加2015年11月21日召开的“全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应用交流研讨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施工现场观摩会”在厦门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主办,来自国家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厦门市建设局、同济大学、广东省钢结构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等200多人参会,我单位选派2名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

    会上多位专家关于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状况、前景及发展方向等作了精彩的报告。

    其中,福建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鲁建,从国家倡导发展“绿色可持续低碳建筑”的宏愿出发,阐述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给钢结构行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并指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要在技术集成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创新管理模式上取得新突破,在转变生产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企业能力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政府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厦门市建设局副局长林树枝表示,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更注重对质量、成本、工期、效果与环保的综合评价,工业化的装配式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形象效果更容易掌控,也使得项目的成本和工期有更好的预期。例如,厦门市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项目(钢结构类)———帝景苑项目,由沪宁钢机承建4栋,杭萧钢构承建1栋,总共5栋,62层,建筑高度251米,38万吨用钢量。采用“钢框架+钢支撑+钢板剪力墙体系结构体系。技术上采用全钢构、逆作法,不用外脚手架及木模板,绝大部分建筑材料为可回收材料,工期短,建筑垃圾少,为全国最高的全钢结构住宅大楼。

    中国钢结构事业资深专家、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长王仕统教授指出,我国钢结构领域中,设计轻量化应是结结构方案的正确选择。只有优化结构设计方案,才能体现钢结构固有的三大核心价值———最轻的结构、最短的工期和最好的延性。实现钢结构设计轻量小型化,培养钢结构设计施工人才,培育钢结构品牌,构建绿色家园,不断提升钢结构在我国的使用比例。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介绍了他们目前的发展状况、现有新技术及其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合作平台。

    会上,各位专家对我国建筑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倡导,专家们一致认为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将建筑生产全过程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会后,对“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施工现场进行了观摩。

    CopyRight @ 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 生态建筑与环境构建工程实验室